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黄旭理论文章在《光明日报》理论专刊2023年9月27日发表



黄旭理论文章在《光明日报》
理论专刊2023年9月27日发表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



     

  

     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2023年9月27日,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旭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切实推进科教融汇》300余字文章在《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专刊发表,得到了人民网、光明网等各大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以及其他媒体转载。

      文章认为,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文章指出,推进科教融汇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科教融汇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推进科教融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强调,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科教融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光明日报》始创于1949年,由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理论版是权威性理论文章刊载版面,2021年被收录为CSSCI来源马克思主义学科报刊。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

黄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战略意义概括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并强调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久前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科教融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进科教融汇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自身需要,也是我国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学科交叉融合的革命,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是主动适应这一时代革命的必然要求。与以往历次科技革命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包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众多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且融合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既为加速和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动力,又更好地契合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要求,有利于主动积极整合多学科、多领域力量和资源,助力我国实现前瞻性突破性关键性科技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科学研究范式的革命,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构建科学研究新范式。新一轮科技革命促使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有组织科研和大兵团作战成为必然要求。科教融汇有利于发挥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科技企业的积极性,全面快速整合资源,围绕急需解决的关键性科技问题,组团整体推进,促进我国科技实现从量向质的跃迁,从点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竞争中,我们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从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最终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的革命,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加速推动技术革新,催发产业变革。科教融汇将进一步激发产学研协同效能,加快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科研链、教育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协调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全链条部署,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推进科教融汇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教融汇有助于构建高效整合的科技动员体系,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构建效能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支撑。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建立高效科技动员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引领性原创性科学原理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这类突破往往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必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广泛和快速动员科技资源。科教融汇有利于充分动员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利于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从机构到人员全方位参与的高效动员体系。这一动员体系通过跨界集成,快速形成整体力量,实施大兵团作战,提升我国的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科教融汇既可以较好地组织现有的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物资等关键资源,又能通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等,实现资源的整合完善;既能围绕国家战略需要,集中兵力突围西方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攻克前瞻性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提供支持,又能兼顾全面,对那些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研究和冷门学科提供必要资源供给,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既可以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制度优势,又能发挥企业、社会等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构建高效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可促进形成差异性优势互补创新。如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禀赋、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经验积累和攻坚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势,科教融汇有利于实现差异性优势互补,发挥最大创新效能。另一方面可促进形成共性技术创新。通过科教融汇对某一类共性研究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建构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形成共性研究攻关强大合力,以提升整体创新效能。总之,科教融汇可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力量,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


  推进科教融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的根本所在。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必将加快促进我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按照需求导向培育创新人才。随着科教融汇的日益深入,科学研究必须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并促进教育领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实时反映最新科技理论成果,更新教学形式,调整培养目标,即时回应和有效衔接国家、社会、市场和企业等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建构以需求导向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系统协同共育创新人才。通过推进科教融汇,积极调动高等教育、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科研力量的积极性,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打通优化人才发现遴选机制和训练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合作。如此,既可以通过多岗位多学科历练培养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又可以在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在与企业合作中培养工匠技术工程人才,形成创新人才的系统协同共育培养模式。

  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全链条规模化培育创新人才。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引领科技革命,必须有人才中心作支撑,而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也伴随着科学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历史上全球先后形成了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分别是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它们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构建规模化全链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积极整合国家教育领域、科研领域以及企业实业领域的科教资源,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科研项目到教育教学,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场所等全链条规模化创新人才培养。

  总之,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将有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强大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7日06版

作者:黄旭,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徐丽婷

编排|王亚东

编校|刘   磊

编审|李利文

监制|沈本秋

.



公告2023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研究生招生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接收推免生公告

广州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2024年招生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第六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第八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大数据+治理》新文科慕课智慧树选课公告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征稿  

..



教师笔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二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三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四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学术发展:教授笔谈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

公听并观,管为天下





..


视点2023

陈   潭:智能政务ChatGPT化的前景与隐忧

陈   潭:人工智能时代政府监管的实践转向

陈   潭:行动者网络参与与社区营造的再生产

陈   潭:共同富裕的正义追寻及其公共守护

李利文:基层治理创新视域下官员直播带货何以持续?

李   强:“你是姐姐”:父母男孩偏好与长女家庭收入

刘建义:数字监察的权利风险及其消解

刘   波: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失独扶助政策及其优化

谢治菊:集体经济再生产与乡村公共性重塑

谢治菊:东西部协作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

谢治菊:东西部产业协作:类型·逻辑·未来

谢治菊:东西部协作中的社会帮扶:类型、逻辑与未来

谢治菊:东西部协作的制度逻辑、实践经验与时代价值

谢治菊: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

谢治菊:扶贫资产协同运营的内涵、逻辑与趋势

谢治菊:协同治理视域下东西部劳务协作研究

谢治菊:新农人致富带头的镜像、动力与路径

张茂元:元宇宙:数字时代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共生

张   惠:应急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何以有效?

张   惠:公共产品供给、社会资本与获得感

曾维和:农村共同富裕之路:基于江浙示范工程分析

曾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治理路径

曾维和:从碎片到整合:区块链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

谢建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知及其权益保障

谢俊贵:基于元宇宙路向的万联时代社会变迁探论

袁宇阳:乡村数字治理的多重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袁宇阳:“吊诡”的直播:政务直播的内在矛盾及其破解

袁宇阳:短视频平台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周利敏:数智赋能:智慧城市时代的应急管理.

.



荣耀2023

董石桃获立研究阐释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陈清泚刘颖袁宇阳获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一般项目

刘雪明主讲《公共政策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谢治菊等作品获贵州省第15次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学院党委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许文睿林文迪两作品获第17届“挑战杯”省赛特等奖

李小军刘和健获立教育部人文社科2023年一般项目

刘晓洋李小军王亚东获立省社科2023年度常规项目

杨芳获立广东社科规划2023年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

刘颖孙勇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学科共建项目

李强获立2023年广东社科类社会组织课题研究项目

刘晓洋获立2023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陈香凝廖令剑庞凯获录取为国内名校博士研究生

张庆鹏等8教师获立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陈亚楠获立2023年度广东省国防教育课题

万朝春获立2023年广州青年与共青团工作重点课题

王菁菁荣称2022-2023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骨干"

李颖颖荣获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五名

研究生庄婷荣获广东省大学生街舞锦标赛冠军

庄婷荣获湾区大学生创意营销挑战赛决赛一等奖

“万企兴万村”和“老城市新活力”获市级优秀实践团队

黄婉岚团队获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彭玮团队获“正大杯”第13届市场调查与分析省二等奖

谷琶4个项目喜获“创善·微创投”社区公益微创投资助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应届本科生考研再续佳绩

..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